您当前位置:bat365在线官网登录 >> 科技处 >> 通知公告 >> 浏览文章

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三地决定共同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2015年将围绕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开展研究,单项支持力度20万元左右,项目执行期2-3年,鼓励与京津开展合作研究。
各单位接通知后,抓紧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自2010年至今在中文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与此次申报项目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性论文2篇。
在外文期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没有提交被SCI或EI收录证明,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同等对待。
2.自2010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被SCI、EI索引期刊发表与此次申报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性论文1篇。
3.自2010年至今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的与此次申报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1项。
(二)限项规定
1.申请人只能申报或参与一项本专项项目。
2.指导专家组成员不得作为申请人或参与人申请本专项项目。
3.相同或类似研究内容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4.不受理不在指南研究范围的申报项目。
二、其它要求
1.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申请人,须通过其所在职的依托单位申请基金资助项目。
2.参与人员不是申请人依托单位的,参与人所在单位即为合作单位,合作单位数量最多为2个。
3.中文核心期刊名录和具有开具SCI、EI收录检索证明资质机构名单及收录检索证明标准格式以河北省科技厅网站“业务大厅”---“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通知公告”栏中“论文收录检索证明参考范例”为准,不按要求提交论文和收录证明的经审核确认后视为初审不通过。
4.本次项目申报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统一申报平台(http://jhpt.hebstd.gov.cn:81/index/index!index.do)申请,不受理通过其他途径提交的申报材料。
三、申报材料
1.申请人应根据“一、申报条件及限项规定”在申请书后附中文核心期刊封面、目录(用下划线标出所发表的论文名称和申请人)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不要提交论文全文);或附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正文首页和具有检索资质机构开具的国际三大索引收录检索证明复印件;或附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上述三种条件满足其一即可,请勿多重提交附件。
申请书及证明材料,采用A4纸双面打印简装,附件页数不得超过10页。
2.申请书(含附件)纸质材料一式两份,由学院国际合作与科技处审核盖章,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请。
四、受理与咨询
受理地点:国际合作与科技处行政楼213
网络在线受理截止日期:2015年1月26日,纸质材料集中受理时间:2015年1月27日(请前提一天致电联系)。
联系电话:15631251291 联系人:李老师
 
    附件: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国际合作与科技处
2015.1.14
 
附件:
 
201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南水
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
调控机制研究”项目指南
 
    述: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京津冀受水区水文条件、水环境状况将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将对受水区的水生态环境、地下水恢复及典型区域的生态社会效应产生影响。目前,针对京津冀三地南水北调典型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的研究仍显缺乏,迫切需要发挥三地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以及信息科学、社会经济等学科优势,通过促进学科交叉和三地合作,开展相关研究。
总体目标:
以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和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南水北调通水后对京津冀受水区典型区域的地表水系统水循环过程与水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地下水系统恢复环境和战略保障条件的影响,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等开展研究,揭示外调水的水量、水质对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构建南水北调不同调度情景下对受水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提出南水北调来水与当地水等联合调控的改进策略。
 
1.南水北调来水对受水区典型区域地表水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明确调水前典型区域地表水生态水文过程及其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南水北调来水引起的地表水生态水文过程变化及其生物群落迁移与变化趋势,分析生物群落对来水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调水引起的生态水文过程变化对典型区域内生物群落结构产生的正反影响,研究其调控机制。
2.南水北调来水对受水区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研究南水北调来水后,典型区域地下水修复的可行方法和调控机制;研究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的功效;研究典型区域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地下水位阈值,为地下水限采禁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不同情境下的地下水环境变化趋势及其调控机制。
3.南水北调来水对受水区典型区域生态社会效应研究及其宏观调控
明确典型区域生态水文条件的改变对生态社会作用的效应及其驱动关系;构建典型区域基于水文条件改变的生态效应评价方法;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维系受水区生态环境良性变化的调控机制,包括受水区地表水(当地水与中线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基于生态保护的中线调度准则与方法和中线生态补水机制等。